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完美落幕,“双奥之城”北京再一次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中国记忆”。在这场惊艳的冰雪之约中,除了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无数默默付出的冬奥志愿者以优质的服务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展现着中国文明友好形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志愿者,领略生命“小雪花”们的风采。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理工大学共选派548名师生承担冬奥会各项服务保障任务。其中,有257名志愿者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冬奥组委总部票务中心、国家体育场以及北京市区从事服务保障工作;291名媒体转播实习生参与冬奥会全球转播任务。
首钢滑雪大跳台志愿者主责高校就是北京理工大学。187名赛会志愿者在场馆内从事赛事服务、技术支持、颁奖礼仪和交通引导等服务保障工作,6名媒体转播实习生从事摄像辅助、评论员赛事服务等工作,56名城市志愿者在场馆外围承担指引服务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小雪花-简历
孟祥瑜生物学2020级硕士,作为城市志愿者,负责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外围承担指引服务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小雪花-故事
从小在北京生活的她,作为一位小小的观众,见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非凡卓越的北京奥运会让她感受到了奥运盛事的魅力,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2015年,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投票决定,北京成为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城市。由此,北京也成为全球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当时还在高中的孟祥瑜十分激动,想着如果可以,她也要为这场盛事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年初,学校发布了冬奥志愿者的招募信息,孟祥瑜第一时间报了名,期待着成为其中一员。经过层层面试、选拔,孟祥瑜成为了储备志愿者,开始了各项培训。通过急救课,她学习到如何应对突发的紧急伤病情况,对伤员进行适当的初步救援与护理。其中包括心肺复苏、AED的使用、常见外伤的简单包扎;在礼仪课上,她受到了仪态和表情语言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学习了如何帮助残障人士。
之后的培训,她针对北理工主要负责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了解相关基础情况和运行情况。同时,进行了线上课程的学习,了解学习冬奥比赛、志愿者服务的相关知识。最终,孟祥瑜成为了一位城市志愿者,负责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外围承担指引服务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在工作期间,孟祥瑜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主要负责在首钢园内站点的工作。该站点位于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观众入口,是关乎赛事开展的重要站点。主要的工作有整理清点物资、引导服务游客。前期,通过对首钢园区的结构进行熟悉,方便对首钢园区内的整体情况把握。首钢园区是在首钢炼铁厂的遗址的基础上建设的,同时有着首钢滑雪大跳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的大跳台建筑。园区内的建设充满工业风,同时融入了冬奥的元素,充满激情与活力。
在赛前的时间,首钢滑雪大跳台未正式投入使用,在充分进行准备工作。在站点值岗时,有不少园区的游客或是其他区域的工作人员路过,会提出冬奥相关的问题或是询问园区的路线。作为志愿者,孟祥瑜都耐心地一一为其作答。在赛时,由于站点的特殊位置,孟祥瑜也兼任了安检入口的观众引导、手部消毒工作。看着大家有秩序地进行安检,她心里也十分激动。也有一些观众,关切地询问她是否辛苦。
在她心里,能和其他志愿者小伙伴们一起努力做好自己的一小部分任务,确保冬奥赛事的稳步进行,是他们的荣幸。志愿者是一扇扇窗,展示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风景;志愿者是一棵棵树,并肩挺立成为一片遮风挡雨、净化环境的森林。各项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志愿者的热情服务,都展示了志愿服务岗位的重要作用。
除了岗位的培训、对志愿者的慰问,为志愿者发放相应激励物资,北理工党委还成立了志愿者临时党团支部,孟祥瑜就是北理工冬奥城市志愿者党支部的一员。
以支部为基础,学校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理论学习、一次读书沙龙、一次交流分享、一次集体谈话”,组织青年党团员们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领学党史和冬奥精神、分享读书感悟、交流服务工作心得,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责任担当、增强业务能力,让青春之光闪耀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卓越非凡,在孟祥瑜心里埋下的种子,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长大发芽。她说自己很庆幸能够在幼年之时,感受北京奥运会的魅力;也很庆幸能在青年之时,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说,她只是志愿者的小分子,志愿者也只是为冬奥顺利进行的一小分力量,而万千可爱的人们,一起追逐冬奥梦,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