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主动的精神,立足岗位、奋勇拼搏,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打拼一片新天地。我院社会实践团辽宁分团顺利在锦州完成实地考察调研的实践活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在生态治理领域留下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印记。
立项调研
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辽宁省锦州市东湖公园和辽沈战役纪念馆,对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次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2023暑期社会实践——辽宁锦州生态科考团队成立后,成员们不断思考本次考察意义所在。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新闻,成员们一致认为,应围绕锦州生态治理成效展开调研;除此之外,探寻这座 “ 英雄城市 ” 背后的革命历史,思考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源泉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3年7月,辽宁锦州生态科考团成员于力群、周博谦、吴昕宇、王嘉宁、余海川、马舒奕共六人,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锦州进行为期两天的生态科考。
团队成员通过初期的文献调研发现,辽宁省境内水文系统丰富且临海,多条河流经此地区流入渤海海湾,形成了独特的湿地风光。湿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锦州市境内流经的小凌河以及其河口湿地,为锦州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河口湿地的特点就是淡水与海水交汇,生物种类丰富,是许多旅鸟绝佳的栖息地和中转站。因此,本次辽宁锦州科考团主要考察目标为调查锦州湿地鸟类资源多样性。
经过两天的观测,发现小凌河口湿地候鸟种类丰富度明显高于女儿河城郊湿地和东湖公园。在小凌河河口湿地,成员们使用望远镜目测、拍照记录的方法,将观察到的鸟类特征对照鸟谱进行物种鉴定,经过3h并徒步7km的样线调查,明确到种的鸟类包括:大白鹭,苍鹭,戴胜,普通燕鸥,红嘴巨鸥,白腰草鹬,黑翅长脚鹬;明确到科的鸟类包括:鸭,隼。
在女儿河城郊湿地,观察到骨顶鸡育雏行为和夜鹭捕食行为。在东湖公园未观测到鸟类,但在湖边的芦苇荡湿地中观察到水质清澈,鱼虾成群。以上调研成果均能证明锦州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治理起到了喜人的成效。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参观经历给锦州科考团全体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史馆展示了从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决定在东北建立革命根据地,到发动辽沈战役,解放全东北过程中一系列珍贵历史物件。一封封曾经决胜千里的电文手稿,一个个展现战局演进的军事沙盘,一张张弥漫历史硝烟的史料照片……真实而震撼地展现着当年毛主席和党中央运筹帷幄的英明谋略和人民军队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团队成员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中聆听革命故事,感悟革命精神,宣传革命文化,致敬革命先烈,珍惜和平生活。
随着馆内讲解志愿者的娓娓道来,全体成员仿佛被带回到那个年代,重温了一遍在党的领导下解放东北全境的过程。英雄城市,名不虚传!
锦州是一座具有丰富底蕴的城市,其历史悠久,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成员们经过本次生态科考,感悟良多。
实践总结
1.于力群: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这句话所说的正是生态科考的意义,科考给我们提供了将所学转为所用的机会。在得知此行目的地后,我们团队所有成员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文献调研,结合阅览到的各类新闻报道,在了解到锦州地理环境、生态层次、物种分布情况后,我们将本次科考主要方向定为:调查锦州地区湿地鸟类资源多样性。虽然实地考察时长仅短短两天,但从前期调研开始,在一系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远不仅是一纸报告。
除了生态,锦州作为一座英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中有着深远的战略地位。战史馆内,讲解志愿者带领我们回顾了东北战局,讲述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如何从最初的10万人,不断壮大,发展到100余万人的过程;以及风起云涌的辽沈战役是如何在52天攻克锦州,解放长春,攻占沈阳、营口,最终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先烈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所有人,无以言表,唯有感恩。
“使人成长的并非岁月,而是经历”,这次科考的经历弥足珍贵。
2.周博谦:
锦州是一个傍水而建的城市,其地理位置不仅奠定了其在生态方面的良好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要位。小凌河、女儿河在城市中的蜿蜒,滋养着这座城市的人民,也孕育着这里的生态。辽沈战役作为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为这座城市更添英雄气概。
当离开城市,前往小凌河河口,明显观察到在湿地滩涂的环境中,鸟类数目增多;在这个对鸟类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学习并认识到了很多鸟类的专业知识,比如它们的种类、特征、习性等等。女儿河和东湖森林公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为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生活气息。
在辽沈战役博物馆中,解说员为大家讲述这段具有重要厉害意义的战役,战士们的真实事迹让人动容,是他们对自己生命的无私,铸就用了这座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包围了东北这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土地。
在这次实践中,学到的不仅是科考实践中的必备技能和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为这座城市的生命力而动容。正如革命前辈所期许的那样,中国式现代化,正在一步步的变为现实。
3. 马舒奕: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生态科考实践团,很荣幸能跟随学长学姐们一起行动,也感谢学长学姐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我的照顾。
在这次实践中,我了解到辽宁锦州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在小凌河畔、女儿河畔,坐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远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仰望“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感受到锦州滩涂中蕴含的自然美学。这种令人身心放松的美更加坚定了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也启迪我如何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或是节约每一滴水,或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宣传,或是坚持垃圾分类,或是光盘行动的自觉。
我还了解到辽宁锦州是一座诞生英雄的城市。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中,我震撼于雕像面部坚毅无畏的表情,自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次次的胜利,感动于各种身份的人留下的一份份日记笔记。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往日的伤痛不可忘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继承革命精神,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的牺牲,更不能为博取大众眼球而肆意侮辱革命英雄。这是我们作为英雄们保卫的后代理应做到的。
4. 王嘉宁:
我很荣幸随生态科考团去锦州考察,在前期我们调研到锦州鸟类资源曾因为锦州近代化发展造成的水质下降、植被减少,滩涂湿地荒废而受到威胁,而在科考过程中见证了锦州生态保护近年来的成果:河水清澈,鱼虾竞相争渡;林木繁盛,候鸟盘桓栖息。鸟类因为环境的恢复而回到城内郊外的湿地公园居住,它们也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在学到采样技能、鸟类知识之余,我们也为锦州生态情况与鸟类生存环境的恢复感到欣慰!
“英雄城市,锦州不错”。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我了解到锦州作为扼守华北、辽东的战略要地,在解放战争的辽沈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锦州的解放为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全东北奠定了基础;梁士英烈士的事迹也传达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精神。锦州考察之行,让我认识到这座城市走在振兴东北前沿所迸发出的蓬勃朝气,让我见微知著,实地见证、体会到新时代建设的伟大成果。
5. 吴昕宇:
在锦州的考察期间,我前往了小凌河,女儿河和东湖森林公园进行生态考察。锦州城市生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河流沿岸芦苇丛生,鸟语花香,游人漫步其间,泛舟江上。但改革开放初期,锦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为共和国工业发展建功立业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小凌河,女儿河曾遭受严重污染,锦州的母亲河不幸成为了锦州的臭水沟。近年来,锦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战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落地生根。严格履行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小凌河和女儿河从之前受污染变成如今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党和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努力。锦州的治理范例应当值得学习和借鉴,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我们青年学子应主动接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接力棒,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山更绿。
5. 于海川:
锦州是一个位于中国辽宁省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在进行生态科考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生态多样性:锦州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多样化,包括海洋、森林、湿地等各种不同类型。通过科考,我深刻认识到这些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互相关联性。保护和维护这些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环境保护意识:在锦州的科考过程中,我看到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努力。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限制污染和破坏行为。这种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激发了我个人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
3.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科考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一些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例如,在一些沿海地区,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保护这些脆弱的生态系统,避免进一步破坏。
4.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科考提供了一个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机会,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源。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并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