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团学工作

学生工作

团学工作

聚焦生态文明,守护洞庭清波 | 生命学院2023生态科考湖南团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    编辑:陈曼   审核:周连景   发布日期:2023-07-24

编者按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考察,勉励“守护好一江碧水”。5年以来岳阳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续推动环境保护,加大整治力度,修复生态湿地,完善地方性保护法规,“依法治水”,调整产业格局,践行绿色发展道路,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彰显新担当。

湖南岳阳分团张荏苒、吴雨航、柳佳瑶、王木菁、汪博焘、崔媛共6名成员,实践形式主要包括走访调研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生态文明理念,针对目前洞庭湖生态区还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考。开展参观平江起义纪念馆、中共平江县委旧址,将红色实践与生态科考相结合,传承红色精神,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担当时代责任。


前言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波澜壮阔,浩浩汤汤。其有着“长江之肾”的美称,广纳“四水”,吞吐长江。作为唯一调蓄长江的通江大湖,洞庭湖不仅是三湘四水的生态总开关,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在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洞庭湖生态环境地位显著。

   生态科考第三天,洞庭湖科考团观展了“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陈馆,主要了解了洞庭湖的治理政策和生态修复措施。随后实地调查了南湖--洞庭湖的子湖,并收集水样。


南湖公园水质采样


南湖是由洞庭湖派生出来的自然湖泊,属国家级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之一,在最初南湖水质被评定为劣五类,在岳阳市政府的治理之下,南湖水质已经稳定在了三类水质。我们来到南湖进行第三次的水样采集作为治理后的洞庭湖水质样品,与洞庭湖湖水,在农药作用下的洞庭湖湖水形成对照,进一步加强采样样品的丰富性,以达到采样数据准确的目的。


“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览馆

“守好一江碧水”倡议的提出: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首次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向长江流域发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动员令,擘画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大蓝图,也开启了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新时代。以洞庭湖水生态问题为抓点,打响了“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第一枪。

我们团队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了“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览馆,切身实际地感受这些年来生态环境地变化:取缔多个非法矿石码头、河湖沿岸垃圾清理、河湖围网养殖清理、工业污染源排查整治等行动;建设起完备的岳阳市污水治理系统,着力将湖南打造成长江经济带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的敦敦教诲依然在而耳边回响,“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历史重担仍需要我们来承担。


Day3 结语

  通过本日对南湖公园和“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览馆实践调研,我们团队在南湖公园再次对洞庭湖水样进行采集,希望能够通过对三次不同地域水样的分析,较为准确地分析出化肥对农田地危害;在参观“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览馆后,我们对生态保护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