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团学工作

学生工作

团学工作

一川两山进方山,生态科考助发展 | 生命学院2023生态科考山西团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    编辑:陈曼   审核:周连景   发布日期:2023-07-17

前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青年学子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红色文化价值意蕴,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助力创新发展,培育优秀学子

方山县高级中学是方山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肩负着全县的高中教育教学任务。学校拥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大楼,设施完善的学生生活中心。


1. 共建创新实验室座谈会:

7月13日,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党委书记周连景、赵东旭老师、陈曼老师和山西省方山县生态科考团的9名同学共同前往方山县高级中学,与县高级中学赵卫红等领导召开共建创新实验室座谈会,北京理工大学派驻方山县挂职干部欧阳哲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县高级中学副校长赵卫红(右一)介绍了高级中学目前的办学规模和管理模式,并表示在各级政府和相关帮扶单位的共建指导下,学生成绩突飞猛进,相信未来的方山高中会更加美好;同时,也希望与北京理工大学建立深度合作交流机制,加强多方信息沟通和合作,振兴方山教育,争取为为祖国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学子。

周连景简单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的办学历史和学科专业,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把北理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方山高级中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开展前往北理工研学、优秀学生支教和开展教师培训等活动,在强化立德树人、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提高学校治理水平等方面着手帮扶,为促进方山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方山县副县长刘亮勤强调,要发挥北京理工大学的优质资源和专业优势,在师资力量、科技人才上对方山的教育事业给予更多的支持,提升学生和老师的眼界和素养,通过教育创新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以高标准、高端人才带领方山县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做出更好成绩。


2. 共建“创新实验室”:


座谈会结束后,大家共同参观了解了生物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周连景与方山县高级中学校领导、欧阳哲、刘亮勤一起见证北京理工大学与方山县高级中学共建“创新实验室”。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方山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吕梁市方山县圪洞镇圪洞村圪洞街南。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教育后人,方山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在县城修建一座烈士塔。

方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8.4平方米。第一、二层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1940年日军袭击方山城后,方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伪军,以及1945年解放全方山的整个过程,而第三层彩画6幅主要记载了革命烈士温元清被害的过程。整幅壁画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1. 向烈士敬献鲜花:



在烈士塔前,大家向长眠于此的烈士敬献菊花,表达对烈士的无限哀思与崇敬,并瞻仰纪念碑。


2. 成立“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

周连景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李海龙、方山县宣传部副部长赵晶晶、欧阳哲一起在方山革命烈士纪念塔成立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并签署相关协议。


一腔爱党热血,一番伟大壮举

李来平是方山县的一位年过花甲的普通农民人。他经历过苦难贫穷的童年生活,16岁开始担任村电工后来又当过化肥厂工人、木匠、大车司机、装修工人等,有了一定积蓄后回到了家乡韩家沟村。2017年开始成为了一名晋绥边区收迁烈士遗骸志愿者,一年365天有200天以上都奔波在收迁烈士遗骸的途中。

2020年李来平筹集资5万多元建设院子,到目前他已经自费几十万将自家院子建设成了一座满是革命珍宝的红色小院。小院里贴满了方山县在抗日战争期间英勇故事,如麻峪伏击战、抗日烽火方山树林则村伏击战、崔海治等烈士事迹。他还收集满屋的伟人像章、画,以及记录我党重大历史变革时期的报刊、实物上百件。

这座珍贵的红色小院免费向社会开放。近年来,吸引了包括共产党干部、老革命、烈士后代和周围的老师学生共几万人前来参观。李来平说:“这样做的初心完全是出于内心的信仰和对党的热情,建设这座红色小院可以更好的把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根植到来参观的孩子们的心中。”


共享科研水平,贡献人才资源

北京理工大学驻胡堡村第一书记鲍锐向科考团介绍了工作站的情况,他提及工作站充分利用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结合方山县区域特色和发展方向,集科技帮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企业孵化等为一体,探索建立高校-政府-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机制。

科考团参观了方山县企业在北京理工大学相关科研团队的帮扶下发明生产的部分产品。鲍锐书记还通过短片,向科考团展示了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才工作站对方山县在教育,科技,企业等领域的帮扶成果。


百年文明古村,甬道贯穿全村

7月13日下午,科考团抵达张家塔村。张家塔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城西南20公里处。这里地处偏僻,四周群峦迭起,该村坐北向南,与临县湍水头镇和车赶乡的部分自然村接壤,属湫水河流域。民居最早的宅院建于清代早期,此后历经200余年赵山及其后代不断修建,到民国初年结束。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科考团参观了宅院,民居大门十分考究,均辅以名人字匾进行镶嵌或用吉祥鸟兽加以修饰,还有选用寓意深刻的图案雕梁画栋。地下甬道(地道)几乎贯通了每一院,即全村院院相通,不出大门能走遍全村。各院都有各式壁画,内容包括花鸟虫鱼,诗词歌赋。科考团历时3个小时走遍宅院建筑群,感受不用出门就能走遍村庄,体会古人的智慧。


实践总结

7月13日傍晚召开例会,在会上开展讨论交流。科考团在前期的考察中了解到方山县高级中学前几年生源流失严重,师资力量不强,导致升学率极低。在县委县政府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硬件和软件得到质的提升,切实的感受到方山县高级中学迎来了新的希望,方山县的孩子们得到了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