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言
红树林既是防风消浪的“海岸卫士”,也是净化海水的“过滤器”,还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乐园”,在维持海岸带生态安全方面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湛江市有着我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了加强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湛江市政府建立了金沙湾红树林科普基地。生态科考的最后一站选择于此,通过对红树林科普知识的阅览和基地本身的生态考察,作为科考之行的总结与升华。
02
湛江市金沙湾红树林科普基地
金沙湾红树林科普基地项目位于湛江赤坎区金沙湾北侧,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环境优美,是保护红树林生态资源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之一。基地内红树林保护面积约45亩,有围绕红树林湿地建设的海上科普观光栈道,方便游客观赏的同时也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构筑一个植物、动物与人和谐共生的海滨湿地乐园。
科考团成员进入金沙湾红树林科普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海上科普栈道,在接收科普知识的同时采集红树林生态样本、观察生物形态并进行分析。在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中,科普栏上的严谨词汇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实际可触、易于认知的调研对象,让科考团成员们对红树林生态保护的理解不止浮于表面,而能够从实际出发理解红树林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对如何在自己专业领域内持续推进未来的生态保护有了新的感想。
科考团成员们选取了湛江市金沙湾红树林科普基地的多处植被、土壤和水域采集点,对植被、土壤和水质进行分析检测,初步评估了金沙湾红树林科普基地的生态环境。
03
小结
今日科考团成员深入探索湛江市金沙湾红树林科普基地,通过实地调研、采集水样和土样,科考团成员们不仅了解了这些自然景观的生态状况,也为后续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数据。作为实践之行的最后一站,在今日的实践中队员们欣赏、调研了金沙湾红树林的保护成果,并以此为启发,对于如何结合实际地在生态保护层面运用自己所学有了深刻理解,为今后在“绿色中国”建设前提下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实践经验。
04
队员感悟
在金沙湾红树林科普基地的生态科考活动中,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奇妙与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走进红树林,我被那浓郁的绿色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深深吸引。这里不仅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保护海岸线、抵御风暴的重要屏障。通过观察和记录各种植物和动物,我感受到了生态平衡的脆弱与美丽。每一种生物在生态链中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仅关乎自然,也关乎人类的未来。
团队成员 | 许怡轩 李熙昌 周雨彤 温畅 徐文博 王雅琪
文案撰写 | 周雨彤
照片摄影 | 李熙昌 许怡轩
排版 | 许怡轩
指导老师 | 赵东旭 陈曼
审核 | 常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