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桃李春风,师恩难忘。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特开展“百年奋进新征程,芬芳桃李沐春风”系列教师访谈,从学生的视角讲述师之德、学之道。本期走近生命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王睿,深入了解她在春风化雨中立德树人的故事。
她注重教学方法研究和教学效果提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慕课建设及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热爱教学,上课风格轻松幽默、深入浅出,得到历届学生好评;主持多项教改项目,发表多篇教改论文。她就是生命学院副教授王睿。
亦师亦友,相互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王睿主要讲授《免疫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命科学基础》等多门本科生课程。王睿老师轻松幽默、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受到了历届学生的一致好评。当谈及“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时,王老师这样说到:“我始终觉得师生关系应该像朋友一样,而不是高高在上那种状态。只是说在某个学科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方面上,老师比同学们早学了几年,然后将自己的学习体会用授课的语言分享给大家。”王老师非常希望能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教学,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大家,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走向未来。
“教学相长”是王睿老师一贯的态度。在课上,王睿不仅仅扮演传播知识的角色,还时常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同学们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实践所学的知识,这便是我的一个小技巧。”王睿如是说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最终的落脚点。只有将所学习的知识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掌握这个知识。
专心教改,锐意创新
王睿长期致力于教学改革,探索与时俱进的授课模式,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她潜心钻研教学理论和方法,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和教学工作坊,如“2021年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2021年ISW教学技能工作坊”、“第八届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年会”等。除此之外,王睿还主持慕课建设、混合式教学及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校级教改项目6项,参与校级教改项目6项。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王睿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并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及“2017年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
在课程结束时,王睿总会让大家匿名写出对课程的评价与意见,收集完成后,她总是认真去思考每一个可能提升的点,并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将这些意见纳入其中。即便是多年后与同学们见面,王睿也十分乐意听取同学们对当时课程的感受与建议,这样谦逊积极的态度让同学们受益良多。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王睿说:“客观来说,当老师不能算是个很挣钱的职业,它无法给你带来物质上富裕的生活,但是,这种源自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是金钱所无法给予的。”
王睿非常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并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每一次在办公桌前的课程构思,每一次课堂上的讲授,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每一次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无不透露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在担任班主任与学育导师期间,她经常会与同学们联系,了解大家的情况与需求,力所能及地为大家寻找解决方案。王睿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用实际行动教会学生们如何学习、如何科研和如何生活,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老师”这一职业的精神所在,希望这样的精神能够给更多人带来鼓励与鞭策。
“你们所处的这个年龄,是最宝贵的年龄,是人生的最好的时间段。充分抓紧你们的时间,把每一天都高效率地度过,让自己能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并怀有感恩的心态。无论将来想去做什么、从事什么职业,只要经常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状态,以最好的自己去面对每一件事,就一定可以创造出精彩的人生!”这是王睿老师对我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