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应生命学院邀请,清华大学俞立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李舟研究员做客生命学院“天宇生命健康大讲堂”,带来专题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聆听。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俞立教授解读了基于新细胞迁移体的递送系统。迁移体是一个细胞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器,是介导细胞之间信号的传递。团队希望通过对迁移体的解析、编辑和改造,开发出疾病诊断和药物递送平台,从而治疗迁移体产生过多或者过少所导致的疾病。目前,团队已找到了部分因迁移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并以此作为早期研发的突破点,把递送系统作为一个支持中长期发展的突破点来进行逐步开发。
中科院李舟老师则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他在“自供体医疗器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他首先聚焦于自供电心脏起搏器这一创新成果,从电刺激治疗的发展历程切入,详细回顾了心脏起搏器从传统有源设备到如今自供电技术的演变过程。他深入剖析了自供电心脏起搏器技术突破的关键点。他提到,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如何高效地将人体自身的机械能或生物能转化为电能,为起搏器持续供电。团队通过创新性地设计能量收集系统,利用人体心跳、呼吸等微小的机械运动,驱动纳米发电机产生电能,实现了能量的自给自足。他还强调了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始终秉持的目标:开发出可降解、自愈合、可拉伸的新材料,以满足植入式医疗设备对材料的特殊要求。这些新材料不仅需要具备优异的能量转换性能,还要能够在人体复杂的生理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同时在完成使命后能够安全地降解和排出体外,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俞立教授简介:
俞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2000年于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成立实验室的早期,从事细胞自噬领域的研究。俞立实验室发现了依赖细胞迁移的新细胞现象migracytosis和介导这一过程的新细胞结构迁移体,目前对其机制及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李舟研究员简介:
李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新型生物电子器件和医疗器件的研究,包括健康监护与治疗的植入/穿戴电子医疗器件、生物传感器、可降解电子器件,以及生物力学的研究。已在Nature和Science的子刊上发表论文12篇,包括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等,共发表论260余篇3篇ESI前1‰热点文章和29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被引用超20000次,H-index为76。自供电心脏起搏器的研究成果被数百家新闻媒体和网站评论和报道。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完成人)、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IFMBE)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大学“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和“领雁金奖”等国内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