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药学院刘涛教授来北京理工大学开展“百家大讲堂”学术讲座

来源:    编辑:肖雯   审核:常非   发布日期:2024-12-03

为推动学术交流,加强师生对于前沿研究的了解,应生命学院霍毅欣教授邀请,北京大学药学院刘涛教授于11月28日开展了题为《密码子扩展与蛋白质化学修饰》的学术讲座。报告由霍毅欣教授主持,近5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自然界内的蛋白质通常由20种基本的天然氨基酸构成。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刘涛教授的研究团队能够在细胞内引入来自不同物种的独立蛋白质合成系统,这些物种在进化上相距甚远。刘涛教授团队利用特殊的密码子,即无义密码子,来实现非天然氨基酸在蛋白质中的编码,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进展,不仅改进了这一系统,还优化了它,使得多种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非天然氨基酸能够在药物生产细胞中高效地被编码。这项技术被应用于蛋白质药物的化学修饰和功能调控。此外,该技术还被用于蛋白质的功能和定位研究,以及转化医学研究,包括基因编辑、抗体药物的偶联以及细胞治疗等多个领域。

刘涛教授的讲座报告主题新颖、内容充分,激起了参与师生的浓厚兴趣,并与刘涛教授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讨论。本次讲座加深了同学们对于密码子重编码研究的认识,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活跃了大家的学术思维,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报告人简介: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任北大药学院分子与细胞药理系主任。担任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杂志编委。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分会青年工作组委员。获中国药学会生物医药青年奖,拜耳学者奖,屠呦呦青年学者奖,北大王选青年学者奖等。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Chem、Nat Chem Biol、Mol Cell、Nat.Commun、SciAdv、Chem、 JACS、ACIE等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集中在基于细胞工程的蛋白质非天然氨基酸编码技术,通过化学修饰实现蛋白质,病毒以及细胞等生物技术药物的升级换代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