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冯雁教授来学院做学术报告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6-09-07

  应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李春教授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冯雁教授于2016年9月1日下午来到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为北理工师生带来题为“微生物药物优产与创新的合成生物学-酶及代谢途径设计的新策略”的学术报告。生命学院罗爱芹院长致欢迎词,李春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会,生命学院罗爱芹院长、十余位教师和四十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
  众所周知,微生物药物产业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应用合成生物学理念,建立和完善微生物药物创新和优产的新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工程化的系统设计,建立有序、高效药物人工合成体系的基础是生物催化元件的定向设计和组装;发展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关键催化元件进行分子设计、优化和途径组装是合成生物学中一项强有力的策略,有望实现合成生物学期望的“定制”生物元件功能的目标,并将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冯雁教授首先介绍了合成生物学为药物产业革命带来了新机遇,接下来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包括通过B因子分析提高酶的稳定性;通过结构域重组设计新的催化单元及以假糖类化合物为代表的新的药物合成途径的设计。冯雁教授的汇报精彩生动、内容丰富,激起了与会教师和学生们的广泛兴趣,结合相关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冯雁,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1991.9–1994,6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应用基础医学研究所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1989.7–2009.3在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及教授(博导);2002.1–2009.3年间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2009. 4始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导。现任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五届酶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及亚太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催化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主要致力于分子酶学及合成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二等奖(2007年)各一项。2003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支持;200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高级专家”;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13年获得“杜邦杰能科中国酶工程杰出贡献奖”。